广东白云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评审获得专家好评

广东白云学院
+订阅

3月20日下午,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授权评审会在白云楼第二会议室举行,经评审,该专业的申报工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此次会议的评审专家有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王衍军、中山大学中文系林华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郝红艳、广州大学聂国心及我校刘诗安教授,参会领导有陈春发校长、纪秋颖教务长及教育学院周燕院长、彭雨明副院长、雷晓云副院长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杨宝丽主持本次会议。本次评审会主要议程有:专业自评汇报、专家组评审、评审反馈三项。

评审会议现场

首先,周燕院长介绍了教育学院的发展历史、系室及专业设置、学生人数及师资队伍等情况,专业负责人许光烈教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质量评估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学士学位授予评审体系涵盖了专业定位、目标与方案、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条件与利用等四大板块,包括专业定位及确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及确定依据、课程体系、队伍结构、教学水平等27个观测点。经过许光烈教授的自评汇报和5位专家的综合评审,该专业获得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7个观测点中的25个“优秀(A)”。

汉语言专业负责人许光烈教授作自评报告

接着,评审专家就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审。评审组组长王衍军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评审汇报,并就今后专业发展的师生比、社会服务、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聂国心教授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汇报材料扎实、成果显著,产生了《白云诗刊》等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郝红艳教授建议今后的专业发展可提升国际视野,开展产学研方面的课题研究。林华勇教授指出该专业课程体系扎实且富有特色,既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又突出了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技能,并期待在管理方面有更多后发优势。我校刘诗安教授则就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研及科研、课程团队及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在专家们评议的最后,周燕院长表示,今后我们一定要按照专家们的建议,在专业特色、AI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加强内涵建设。

专家组对自评材料进行认真的评审

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立于2022年,目前有两个年级的在校生1002人,专职教师33人,兼职教师10人。经过两年的建设,该专业具备了一定的建设基础,按政策要求申报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如能获批,将是我校中文系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评审结束后,评鉴中心主任杨宝丽处长、中文系主任张美娟、副主任刘乐乐陪同专家组参观了实训室、图书馆。( 通讯员赵利兴)

专家组参观实验室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