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州东部中心②:创智之城是座什么城?

南方+ 记者

3月20日,全球首批“空中的士”亿航智能EH216-S在淘宝直播间开售。“飞行汽车”持续火热,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正式进入商业化元年。

亿航智能成长于广州东部中心,去年拿下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证)与标准适航证(AC证)。

作为广州“工业一哥”,东部中心的显著优势便是制造业集聚。

历经20多年的实施建设,以黄埔、增城为主体的东部区域已经成为广州制造业的核心集聚地,集聚了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新型显示、半导体、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据统计,广州东部中心汇聚全市约1/4的高新企业,贡献了全市超40%的工业总产值,是广州市重要的制造高地。

《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东部中心将建成世界一流现代化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世界领先。

广州东部中心将充分发挥制造业集聚优势的动力源引领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链条化集聚、高端化发展,推动科技与产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承载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挺起“新广州”的产业脊梁。

固本兴新,构建“3+2+X”现代产业体系

3月11日,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项目(以下简称“增芯项目”)在增城区举行光刻机搬入活动,标志着增芯项目迎来项目建设的关键性节点,顺利进入调试投产准备阶段。

增芯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打造国内第一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MEMS)及特色工艺生产线,对增城乃至广州、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项目自2022年底动工起,仅用9个月零6天完成自桩基启动至主厂房封顶建设,实现了“开工一年装机”,封顶至今仅5个多月便迎来了生产线最核心的装备——光刻机,步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充分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增城速度”“增芯速度”,为广州东部中心成形起势提供强支撑、“芯”动力。

广州东部中心产业底座稳。拥有“全国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新塘牛仔”“全球首个废水零排放汽车工厂——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乐金显示”“广州市仅有的两家世界灯塔工厂之一——宝洁(广州)”等一大批产业名片,在“制造业当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东部中心如何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发展更上新台阶?

东部中心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实施制造业倍增计划,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推动“芯显车药”产业加速集聚发展,面向未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芯)、新型显示(显)”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生物医药(药)“3”大先进制造业。提升以“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智造金融、总部商务”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及以“纺织服装、智能家居、食品饮料、日用化工”为核心的都市消费工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X”个新兴潜力产业和未来产业。

“3”大先进制造业是东部中心的产业定盘星。具体来说,东部中心将聚焦面板制造、模组组装、上游关键设备及材料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制造和研发基地,支撑打造“世界显示之都”;聚焦新能源“三电”部件、智能网联核心部件、汽车软件等领域,推动片区由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支撑万亿“智车之城”;聚焦医疗器械、中药、基因检测、医药研发服务等重点领域,联动广州国际生物岛创新研发资源,打造形成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及制造在东部中心的生物医药完整产业链条。

集中连片,优化“14+4”产业空间格局

广州东部中心提出产值倍增计划,如何保障产业发展用地?

以广州开发区与增城开发区“双轮驱动”,推动科学城与增城开发区扩区和提质增效,统筹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布局14个先进制造业组团和4个现代服务业组团,实现产业空间集聚集群集约。

东部中心产业空间规划示意图

东部中心产业空间规划示意图

《规划》提出,依托科学城-知识城南片区、南香山片区、荔湖新城片区,规模化布局14个连片先进制造业组团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都市消费工业、新材料、新型储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行业。

《规划》提出,打造4个集中连片现代服务业组团,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包括黄埔中心组团、政文服务中心组团、东江新城组团和荔湖新城组团。重点发展总部商务、数字经济、航运服务、科创服务、智造金融、时尚消费等行业。

《规划》提出,在18个产业组团内,提前预留一批科技创新和前沿重大产业项目发展空间,积极对接相关机构和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端高新产业和创新性企业,落实重大发展战略与重大项目布局。考虑技术创新、产业迭代的影响,组团内功能安排留有弹性,空间布局适当留白。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发展。在此背景下,广州东部中心如何发挥科技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

首先,源头引培,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建设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广东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广东省微纳光学先进设计制造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机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其次,科创转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规划》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一站式创新创业平台按规定享受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最后,人才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

《规划》提出,对在东部中心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并争取更实惠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相关阅读:

三个维度看广州东部中心:枢纽、产业与城市

南方+记者 刘珊

编辑 张晓晨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