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神舟飞船系列手工模型制作比赛,进行物理、语文、历史三大学科跨学科教学。3月21日,佛山市惠景中学以“航天精神 耀我中华”为主题,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航天知识大课,为学生提供一次独特的学习体验。
佛山市惠景中学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王雅铄 摄
课堂上,同学们带着和团队一起制作的神舟飞船系列手工模型,为大家作细节介绍。再现神舟飞船的辉煌历程,展现航天科技的魅力。805班孙艺桐和小伙伴们一起,利用一周的时间制作出“天宫二号”模型,精巧的设计引得不少教师和同学围观点赞。
学习神州飞船制作的物理知识;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利用古诗词给航天器命名;了解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历程,学写结合史实的人物颁奖词……课堂上,教师们巧妙引入,循循善诱;学子们热烈讨论,对答如流。
“这次学习形式很新颖,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加深了我们对航天科技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805班学生康浩恒说。
“我发现学生们对这样的形式兴趣更浓,用古诗词启发他们的航天梦可以更好地建立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佛山市惠景中学教师梁耀升表示,语文可以打开很多想象空间,这也启发她在未来的教学中要具有跨学科思维,让语文学科更有料、更好玩。
语文老师带大家走进古诗词里的航天知识。王雅铄 摄
为什么要开展这样一次跨学科教学活动?佛山市惠景中学教研处主任许爱群介绍,如今“新课标”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专门时间,同时又提出了用不低于1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学习。学校开学初就在谋划此次跨学科教学,准备了近一个月时间。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此次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整合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将航天精神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与责任感。”许爱群说。
学生介绍手工作品。校方供图
此次活动也是佛山市惠景中学进行“五区教研共同体”的活动之一。以佛山市惠景中学为牵头校的教研共同体包含南海区九江镇中学、南海区金石实验中学、顺德区顺峰中学、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高明区杨和中学、三水区健力宝中学共7所学校。当天,各成员校在线上同步观摩了这堂别开生面的跨学科教学活动。
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进行线上观摩。校方供图
“惠景中学教师和学子的表现非常亮眼,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快速行动值得肯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孔晶博士提出,跨学科一定要有主题,且主题一定要源自于一个真实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南方+记者 王雅铄
通讯员 罗少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