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公安揭秘:你没注意到的“便衣警察”究竟是怎样的?
“7489.2元,一分不少。”
2月27日18时15分,事主覃女士报警称,其在市区一停车场被一名男子抢走挎包。
2月28日,阳江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伏击组民警蹲守在江城区文明路附近,中午13时左右,犯罪嫌疑人关某续出现,民警们迅速冲上去将其抓捕,当场缴获作案电动车1辆,并在其住处缴获被抢现金7489.2元,全额追回被抢财物。
也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样的抓捕场景,在阳江不时上演。车水马龙的集贸市场、人潮拥挤的商场街区、抑或是昏暗不明的地下停车场……所有看似平常的场所,都有可能发生盗抢案件。同时,也总有一些人,他们隐藏于喧闹的市井中,默默地“盯着”犯罪分子。
虽然穿着便衣,但他们是警察。平日里,他们泯然众人,也许与你擦肩而过都发觉不出;出手时,却画风剧变,“收网”擒人,雷厉风行。
作为新时期的“阳江暗哨”,他们一直在我们不知道的背后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我们的平安。
便衣警察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深夜,一个商场地面停车场。某名男子正谨慎地察看周围环境,准备偷盗眼前这辆电动车。
鬼鬼祟祟的街面“盗窃”犯罪分子,怎么抓?此时,便衣警察就要出动了。
有人问,便衣警察主要职责是什么?在阳江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伏击组,得到的回答是:“主要侦破街面‘两抢一盗’案件,做到精准打击,抓现行。”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拥有近10年“便衣经验”的伏击组民警罗警官。坐在他身边的两名同事,都同样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在他们眼中,“便衣警察”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信仰。
他们大概是最熟悉这座城市的人。“市区内几乎每条巷子我们都走过。”罗警官说,这也成了伏击组32名便衣民警、辅警的基本技能之一。
交谈中看得出来,三人都很喜欢“便衣警察”这个岗位,更享受每一次侦破案件后的成就感。
但,“便衣警察的作用大吗?”面对我们的疑问,三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罗警官答道:“一些扒窃、抢夺、盗窃等街头侵犯财物类犯罪,只要犯罪分子露头,我们都会给予重拳打击。”
“大部分‘两抢一盗’的犯罪嫌疑人,警惕性非常高,一旦发现穿警服的警察就迅速逃窜。”同事张警官补充道。
正如他们所说,便衣警察在侦破“两抢一盗”案件中,一直发挥着“尖刀”作用。
拿近期几起盗窃案件来说,他们的快侦快破能力又一次震慑了犯罪分子。2月4日,阳江110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在路边摆摊时被盗走两袋鳝胶,接报后,伏击组联合阳江市公安局江城分局刑侦大队加强案件串并分析,发现嫌疑人此前还涉嫌进入一间店铺收银台盗窃现金,和盗窃一家海味店门口放置的40斤海味瑶柱。
根据研判结果,伏击组进一步锁定江城一男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3月18日,几名便衣蹲守在江城区马洲东街附近,前后近半小时,就将嫌疑人程某某抓获,现场缴获作案用摩托车1辆。
近段时间,江城公安发现一名女子利用老年人防备心理较薄弱的特点,多次故意接近老年人,与其搭讪。熟络之后入室偷盗,盗取金银首饰、现金等财物。接到线索后,伏击组通过前期分析与现场侦查迅速锁定该女子住处,蹲守两小时将嫌疑人抓获。
因着对辖区的熟悉,与对扒手们作案手段的了解,目前便衣们破获案件更加精准。但同时也有无奈,“有些‘熟面孔’认识我们了,后续作案过程中,我们就成了他们提防、躲避的目标。”罗警官解释,这意味着今后他们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顺利擒贼。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他们介绍,虽然是便衣,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去采集和固定证据。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一般不会暴露身份,在执法过程中也会全程录像,向嫌疑人出示证件。
便衣们如何开展工作
谈及便衣警察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三名警官都坦言,“每个环节都不太容易。”
一般来说,接到警情首先是开展侦查、研判工作。其中重要线索,往往是从数千条信息和海量的视频、图片中“筛”出来的。
“做研判时,经常是要一点点地看几十个G的素材,光看图可能就要四五天。”罗警官笑道,所幸,他的视力还算不错,不然真要看得“老眼昏花”。
研判得出结果后,便迅速展开伏击工作。正所谓警力跟着警情走,伏击时间自然也如此。
“每次开展工作时间都不固定,有些嫌疑人习惯下午出动,有些是晚上或者凌晨作案,我们都要跟着他们的节奏。”小张警官告诉笔者。
通常来说,节假日便衣们是不可能放假的。越到这种时候,大家反而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着各个可能发生潜在危险的重点区域,并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一旦发生警情随叫随到。
长时间蹲守要克服哪些困难?回答是瞌睡和上厕所。大多数蹲守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但又要保证注意力万分集中,这就考验便衣们的意志力了。“上厕所也同样,生怕一走开,嫌疑人就出来了。”罗警官说,为了不错过任何可疑迹象,便衣们在蹲守时一般不敢多喝水。此时,三人都表示,这事一个人干不了,必须要有一个团队。不然连续的蹲守,上厕所、吃饭都是问题。
而且便衣警察的伏击,会随着嫌犯的移动,不断变换地点。
所以在蹲守过程中,便衣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环境。“印象深刻的一次,外面下着大雨,嫌疑人逃到乡下一处老房子,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就一直蹲在离老房子不远处的几棵芭蕉树下,那时候正好下起了雨,任凭雨水冲刷,愣是不敢挪动半步。”辅警阿联回忆道。
藏在心里的警服
言谈中,便衣们基本不用“辛苦”这个词,只说:“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
“小孩有时候会说,别的爸爸节假日都会带他们去玩,我的爸爸却不行。”“陪伴家人的时间确实少,心里对他们挺歉疚的。”
但工作还需要进行。“来到伏击组后觉得更有激情、有干劲了。”民警老张话不多,作为巡警支队的“老黄牛”,他加入伏击组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每次出任务都冲锋在前,凭借多年的巡街经验迅速抓获嫌疑人。
“正是有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老民警,我们的行动才更高效。”罗警官解释道,研判结果只是作为抓捕时的参考依据,但真正的抓捕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这时老民警的及时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如此,根据案情需要,老民警们还会进行角色扮演。摩托车师傅、小商小贩甚至路人,有丰富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民警们演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也有引起误会的时候。“有时候抓犯人被老百姓误解以为我们在斗殴,有些热心群众会扑上来揍我们一顿。”“还有被嫌疑人当‘坏人’‘同伙’的情况。”便衣们更多把这些经历当作工作中的笑话来分享,对他们来说,不穿警服,不时进行角色扮演,都是工作需要,而心中的警服让他们觉得这些委屈和危险都不值得放在心上。
“穿着便衣一趟趟地巡街、蹲守,开展的工作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希望让每一名市民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安全。”采访时,不止一名便衣表示过这种唯愿“天下无贼”的朴素心愿。
为此,他们夜以继日地努力着。以他们为缩影,近年来,在阳江市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阳江的社会治安秩序更加平稳可控。2023年,全市接报“两抢一盗”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0.79%,接报治安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26.95%。
有句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以,下次吃完深夜的大排档,走在凌晨的街头,也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何这座城市可以让人在深夜安心漫步。
【文字】南方+记者 黄林
【视频】雷怡婷 关淇峰
【通讯员】冯文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