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分”有季节平分、昼夜平分之意。春分之后,日照时间增长,寒气逐渐消退,气温适宜,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养生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分时节,虽然气温有所升高,但气候多变、温差较大,如减衣过快、气温忽降,易使阳气受遏,患上感冒、胃痛等疾病。
县中医医院内科中医师 赖卓琳:“时行感冒”病因一方面是来自外感风邪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从而引发病症。另一方面则是人体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感冒症状多为憎寒、发热、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症状,较一般感冒重,少数病人可有腹泻症状。
医生建设,要顺应气候,适度“春捂”,穿衣可上薄下厚,微微汗出,使冬日潜伏的寒邪散去,避免寒从脚起。在饮食方面,要阴阳平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食物。
县中医医院内科中医师 赖卓琳:春季养生的话以养肝为先,饮食注意健脾和润肺,少吃酸性食物,应适当摄入甜味食品,如大枣、莲子、枸杞等。春分时节雨水渐多,脾胃湿困,容易出现腹胀、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上可多吃薏米、山药、赤小豆等健脾化湿的食品。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以适量进食葱、蒜、韭、芥菜等,养阳的同时可以兼顾防腐杀菌。
进入春分时节,万物生长茂盛,机体的功能也开始增强。因此,医生建议,适当锻炼,不仅能活动筋骨,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县中医医院内科中医师 赖卓琳:春分时节阳气升发,适合进行户外运动锻炼。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春分之后开始昼长夜短,天气回暖,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加快,导致身体易出现疲劳感,出现春困、睡眠差等现象。此时,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县中医医院内科中医师 赖卓琳:春分节气昼夜平分,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调整作息时间。建议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和代谢稳定。适当午休,也可以缓解春困现象。
来源:蕉岭县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