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活力一线观|汕头商业综合体如何走向繁荣?将商圈打造为便民生活圈

南方+

编者按

2024年2月底,汕头市商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坚持“贸”字当先、“工”字为本,吹响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百载商埠”汕头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南方+记者深入一线,走访业内人士,对话专家教授,了解汕头商贸一线的运营现状,探讨在新形势、新挑战下,汕头如何把握实体经济的命脉,推动商贸向新、向高。南方日报、南方+今起推出“商贸活力一线观”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在汕头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商业综合体正处于蓬勃发展、多点开花的阶段。它们以独特的姿态和魅力,点缀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商业综合体,有的气势磅礴,直观呈现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商业活力;有的则低调奢华,散发着别样的魅力,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热门去处。还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入驻以及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增强了其影响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商业综合体的不断增多,它们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有的商业综合体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业态布局和贴心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客流,成为城市的新地标。而有的商业综合体则由于各种原因,面临门可罗雀的困境。

当下的汕头,如何突破商业综合体发展的困境,构建错位经营、功能互补的商圈格局?南方日报记者深入走访了汕头各大商业综合体,与业内人士、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共话未来,探讨汕头商业综合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汕头珠港新城正在打造地标级生活消费商圈。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汕头珠港新城正在打造地标级生活消费商圈。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求质

细节服务决定出路

“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数量和单体规模上超前建设,消费增长速度跟不上购物中心的开发速度,商业综合体‘吃不饱’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大多数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入驻商品、服务和品牌趋同,同质化严重,激烈竞争导致市场的整体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汕头的商业综合体面临同样的问题。”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宋金芳指出,城市从来就不缺购物的地方,缺的是吸引消费者前往的驱动力。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市民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汕头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达到了饱和。“其实汕头现在不缺商业综合体,市民已经从一个‘求量’转变到‘求质’的过程,大家想要的肯定是停车场便宜、有好玩好吃的店、又有一些大品牌可以打卡的商场。”美食自媒体博主陈烨的话道出了当前汕头市民对于商业综合体的新期待。

在商业竞争中,细微之处影响成败。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时,除了价格和质量,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停车费和卫生间清洁度。这些看似微小,却对提升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以停车费为例,一些商业综合体提供前几小时免费停车的优惠,而有的则一开始便每小时收费5元。这对消费者来说,虽只有几元的差距,但也是影响他们选择商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卫生间的清洁度也是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要因素。干净整洁的卫生间让人们感到舒适,体现商场对细节和消费者的尊重。而脏乱差的卫生间则影响消费者心情,降低对商场的整体评价。

无论是停车费的价格设定,还是卫生间的清洁程度,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际上都反映了企业对消费者体验的重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设施和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的重要课题。

家住珠池路附近的市民肖嘉荣说,要是汕头开一家胖东来,即使价格稍微贵一点,他都会优先选择去那里购物。网络人气高涨的胖东来商场,正是以其细致入微的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成为众多采访者口中的“高频词”。

在数字化浪潮下,实体店的真诚服务仍然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服装行业。合胜集团粤东区常务副总潘仁斌告诉记者,尽管网络电商的崛起给实体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实体店的销售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服务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商场中,服装店的人气往往不如其他类型的店铺,但这并不意味着服装销售受到了冷落。相反,许多消费者仍然愿意选择线下购买服装,原因就在于实体店能提供真诚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售卖商品,也是一种贴心的购物体验。

“许多服装品牌很早就调整了销售策略,在保持线上线下价格一致的前提下,实体店转变以往的销售模式,从被动等待顾客上门,变为主动出击,积极服务客户。”潘仁斌说,销售人员会主动添加客户的联系方式,只要客户有需求,就能迅速响应,提供送货上门、免费试穿等服务。

“在新零售新电商的影响下,线下门店相比线上电商确实存在不少劣势。既然如此,我们线下能做的,就是把服务做到极致。”潘仁斌认为,真诚服务永远是商场对待顾客的第一宗旨,也是商场持续繁荣的核心。

求变

有烟火气才有人气

商业综合体的同质化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却一直热度不减,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让人不禁感叹:这个行业似乎已经陷入了红海竞争。

深源摩方商业市场总监纪浩淳对此有独到的见解。“汕头的商业综合体多吗?不多,我们还打算在市区另外开发新的商业综合体。”他向记者透露,尽管汕头市场的商业综合体数量众多,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饱和。相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商业综合体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个看似拥挤的市场中,找到一片蓝海。

在他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扭转竞争的思路。传统的商业综合体竞争往往聚焦于规模、品牌、价格等方面,但这些因素在当今的市场中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相反,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文化氛围、社交互动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商业综合体需要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建设,将“商圈”打造为“生活圈”,让商业综合体充满“烟火气”。

深源东厦100购物商场位于繁华的汕头市区,其周边环绕着众多的居民社区,“80后”“90后”亲子客群是主要人群。作为东厦100购物商场的负责人,纪浩淳深知这一客群的需求。他提到,为了打造出一个“有生活气息”的购物环境,东厦100购物商场将2万平方米下沉式广场巧妙地融入商业生态中,构建了一个以“商业+休闲”为核心的漫步式购物公园。“露天购物与室内购物的体验是不同的,平日里广场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不仅让消费者购物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纪浩淳说。

同时,店铺的设置也充分考虑了客群的需求。在东厦100购物商场,餐饮和娱乐类店铺占据了主导地位。纪浩淳认为,无论是品尝地道美食,还是享受休闲娱乐,消费者都能在这里找到满意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在广场散步感到疲惫的居民来说,购物中心内的餐饮和休息设施更是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

将“商圈”打造为“生活圈”,让商业综合体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前汕头各大商场共同追求的目标。长平商圈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3公里范围内汇聚了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写字楼、图书馆等众多市政和商务配套。这些设施的完善,为商圈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长平商圈还注重与周边美食街的互动与融合。龙眼南美食街、金新路美食街等美食聚集地,与商圈内的商业设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效应。这种商文旅体、吃住行娱一站式服务的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厦100购物商场积极寻求与周边美食街的合作。今年2月,作为金平区“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龙北—百花美食街正式开街,东厦100购物商场与美食街的商户达成合作,互利共赢。

“美食街可以帮助购物中心带来人气,购物中心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停车、休息等便捷服务,两者相互成就,这样能让商业综合体享受到汕头文旅市场兴盛的福利,将文旅人气转化为商贸活力。”纪浩淳认为,未来的商业综合体,不会仅局限在商业领域,而是要将商业、休闲、文化与教育等多方面巧妙融合,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生态圈,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为商圈内的商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求新

打造独特商场文

“一个商场能否火起来,与商场的定位有关。核心在于‘商场文化’,而这正是许多商场所缺乏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在谈及商业综合体的差异化发展时直言不讳。

商场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商场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它涵盖了商场的定位、品牌、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是商场吸引顾客、留住顾客的关键。一个拥有独特商场文化的商业综合体,往往能够吸引大量顾客前来消费,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然而,在林江看来,国内许多商业综合体依旧没有摆脱“大卖场”的框架,过于追求规模和数量,忽视了商场文化与品牌的塑造。在这些商业综合体中,消费者很难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也很难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和服务。这样的商业综合体,自然难以吸引顾客的眼球,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如何打造独特的商场文化呢?林江认为,商场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消费群体。只有明确了定位,商场才能有针对性地引进品牌、设计环境、提供服务,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在这一点,太古集团的经营模式值得借鉴。

记者了解到,太古集团发展商业项目注重与当地城市文化的融合。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该项目并未盲目追求高楼林立的城市风貌,而是巧妙地将古老街巷、寺庙、古塔、禅院、会馆等古建筑保留下来,并将其融入到商业街的整体设计中。通过采用低高度、低密度的青瓦民居街巷里弄式商业街的形式,成功地将商业与古典元素融合在一起,使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存。在招商方面,太古集团也充分考虑了成都人的消费习惯与定位,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兼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底蕴的购物场所。

另一方面,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陈鸿宇提到了上海徐家汇商圈。作为上海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央活动区之一,徐家汇商圈凭借其创新的业态理念、持续迭代升级的重大载体建设以及商圈节日性文化IP的积极尝试,成功地将海派之源的众多百年文化遗存整合到商圈中,通过挖掘百代小楼、徐家汇藏书楼、教堂广场和徐家汇书院等文化场馆和公共空间等独特资源,不断使文商旅体多种业态焕发融合发展的活力。

在汕头商业综合体的文化品牌塑造这一点上,陈鸿宇特别提及了合胜百货所创办的合胜读书会,通过定期举办创业分享、潮汕文化、亲子教育各类主题分享活动,不断扩大书友的规模,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时至今日,读书会成了合胜百货最为独特坚实的文化品牌,数十万书友也在无形中为合胜百货带来了客观的流量与收入。“当一个东西只有一家商场有而别的商场没有,那么这个商场就成功做到了差异化。”陈鸿宇说。

此外,除了文化塑造,对于差异化发展,宋金芳、林江、陈鸿宇等专家教授都提出政府应适当进行有序指导与规划,根据区域特色、消费群体的定位建设不同类型的商业综合体。汕头市商务局表示,当前汕头有针对性地对商业综合体采取支持和引导,在交通配套、区域环境整治优化、协助吸引客流、培育壮大商贸主体、鼓励首店首发等方面提升综合体的综合环境。汕头鼓励综合体跨界融合,创新商业模式。通过鼓励商业综合体与文旅、教育、科技等产业进行跨界融合,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通过引入新业态、新技术,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他山之石

主题化商业综合体是什么样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模式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社交、消费习惯。过去,商业活动主要围绕商品的展示和销售进行,而如今的商业综合体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传统模式,开始与文化、艺术、体验等领域紧密结合,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

深圳建筑师杨亢曾多次参与商业建筑改造项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提到近年来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出现了“主题化”“IP化”的趋势。

“商业主题化,我认为是商业综合体面向的群体更具有针对性,领域更加细分。”他告诉记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厂房、多层办公楼改造商业建筑,因为受到建筑原有的结构、层高限制,不能满足常规的综合商业体的空间需求,所以常常需要借题发挥,把这种有异于常规商业的空间打造出一个具有独特气质、凝聚力的商业氛围。

“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往亚文化年轻人群体靠近,其它方向可能还有体育文化、亲子文化,都是往一个特定人群,做更有侧重的商业配置。”杨亢说。他举了北京THE BOX朝外作为例子,该商业项目在原来昆泰商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瞄准“00后”客群,打破传统的商业设计规则,通过切入小众细分领域,引入众多新品牌、新型消费来激活THE BOX朝外商圈。

据报道,THE BOX朝外在开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近百万的客流,成为了北京商业市场的一匹黑马。那么,为什么THE BOX朝外能够抓住年轻人的心呢?

首先,THE BOX朝外明确自己的目标客群——15至29岁的年轻人。为了迎合这一群体的需求和喜好,THE BOX朝外在商场设计中放弃了近一半的租赁面积,为年轻人打造了空中篮球场、滑板场、户外剧场等休闲娱乐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购物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娱乐体验。同时,商场内的商家场地宽敞、潮流元素鲜明,多为本土潮流品牌和中国设计师品牌,这也符合年轻人对于时尚和潮流的追求。

此外,THE BOX朝外还注重将艺术、文化、社交等元素融入商业空间,打造“策展型零售”的概念。这种商业模式不仅促进商品销售,还提供一种新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验,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到店打卡拍照发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了商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THE BOX朝外相似,北京BOM嘻番里也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要客群的商业项目。它以次元潮流文化为主要特征,既有主打Idol经济的粉丝社交消费,也有动漫IP周边以及Lolita洋装、JK制服、汉服的服装体验店。这种将二次元文化和商业结合的模式,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于个性的需求,也让他们能够在商业空间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除了这两个项目,杨亢还介绍了另一个他参与设计与改造的商业项目——长拖1958.这个项目在保留大量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商业元素,将昔日国内最大的轮式拖拉机生产基地长春拖拉机厂改造成文化融合、功能多元、业态丰富、建筑形态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产业园。这种将历史文化和商业结合的模式,不仅保护了历史建筑,也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和价值,同时还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消费场所。

南方+记者 谢嘉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濠江法院召开座谈会。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