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政爱民一名儒——探访揭阳市榕城仰怀公祠

南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元素。我们开设“探访南粤史迹 传承廉洁文化”专栏,旨在解读广东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系列报道将走遍广东,为您展开一幅南粤廉洁文化史迹画卷。


01:02

(南宋提举陈圭事迹展,时长共1分02秒)

惠政爱民一名儒——探访揭阳市榕城仰怀公祠

今年春节期间,南宋提举陈圭事迹展在榕城区下陇乡路边村仰怀公祠正式开启。市民群众仿佛赴南宋作了短暂的穿越,陈俊卿、陈宓、陈圭、陈瓒等名宦名人再次被人们屡屡提及。

仰怀公祠。

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在那重科举教育、兴礼乐文治、商品经济发达、文化思想鼎盛的800年前,名相陈俊卿,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陈宓,潮州贤守陈圭,南宋民族英雄陈瓒等陈氏先贤廉政爱民重家风之气深远地影响着后人……陈氏先贤的家国情怀、优良家风、文化传承、为人处世令人钦佩敬仰,值得后人学习弘扬,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家教家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传承良好家风美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诲激励后人奋进的重要作用。

陈圭(1185-1248),字表夫。年少时期受祖父陈俊卿和父亲陈宓耳濡目染的教诲,自小便深知勤政爱民、忠贞廉直的重要意义。南宋时期,他担任承务郎,而后在淮南总所排岸、泉州南安丞、潮州知州、福州市长乐县就职。

公元1245-1247年,陈圭任潮州知州,备受人民爱戴。而后,砲台镇龙头、溪头、浦港、路边和地都镇后田等五村陈氏联宗奉认其为始祖,每逢农历二月初三,五村轮流公祭,活动盛况空前。

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陈氏先贤的光辉事迹,2023年农历二月,经路边村乡贤、宗亲提议,筹备收集历史资料,追根溯源整理陈圭等陈氏先贤事迹,至同年农历十月基本完成资料收集。本次南宋提举陈圭事迹展由名宦世家、家风传世、重教崇文、勤政爱民四个篇章组成,主要介绍陈圭及其祖父陈俊卿、父亲陈宓、儿子陈瓒的光辉事迹,展览主题墙顺时针展示了名宦世家、家风传世、重教崇文、勤政爱民、陈提举墓志铭、结束语、仰止堂乡约以及千里江山图等。



名宦世家风自清

居朝以直,莅官以廉。

吾为义激不买爵,世受国恩当爱民。

……

这是仰怀公祠石柱上,镌刻着的陈氏先贤警示短语,也是陈氏祖祖辈辈的座右铭。

警示语虽短,家风却源远流长,孕育陈氏群贤代出。据路边村老人组组长陈杰辉介绍,《玉湖陈氏族谱》记载着莆田玉湖陈氏四世南宋贤相陈俊卿,八世状元宰相陈文龙被宋皇帝追赠二相上三代八人为太师,由此“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美名传扬海内外。

从南宋提举陈圭事迹展可见,陈圭及其祖父、父亲、儿子四代先贤都忠贞爱国、勤政爱民。

南宋提举陈圭事迹展。

为官期间,陈圭祖父陈俊卿敢于弹劾佞臣,勤于扶匡朝政,宋高宗称他为“仁者之勇”,是一代清忠亮直的名相;陈圭父亲陈宓在县衙大门边设“惠民药局”,聘医生诊治并制药,不计较赢利并在建造房屋14间,取名“安养院”,收容贫病的肩挑苦力,是一代惠政爱民的名儒。

陈圭祖辈和父辈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通过总结归纳成为家训和家规,将家风代代相传。同时他们的言传身教,也对子孙后代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后人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着家庭文化的熏陶,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种传承不仅是家族文化的延续,更是对子孙后代未来人生道路的重要指引。这一点仰怀公祠中的南宋提举陈圭事迹展足以见得。

少年时期的陈圭谦卑且有志向,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传承良好家风,日渐机警、敏锐,对事态情况的变化觉察得非常快,为官期间敢上书直面利弊。宋理宗淳祐二年,他借冬至日气候异常向朝廷上书针砭朝政利弊被调任潮州知州。在潮州期间,他革除官场陋习去除当地不良风尚,淡泊名利清廉正直,关心民间百姓疾苦,兴办学堂培育良才,修桥造路,体恤兵员和民众。其因善政被百姓爱戴和称赞,后来被当地人民崇祀在名宦祠。

陈圭儿子陈瓒自小则以大节自励。南宋末期政治腐败,元军侵扰家国,陈瓒倾尽家产300万贯,渡海来到广东献给抗元名将张世杰作为军费使用,张世杰想授予陈瓒官职。陈瓒表示,其是对为国忠义的将士所感激而来捐钱助军的,岂是为了买官?辞谢张世杰后便返回家中。1276年12月,陈瓒侄子陈文龙被宋朝叛军林华、陈渊俘虏。陈瓒听闻后,说道:“侄不负国,吾当不负侄。”随后在1277年2月,陈瓒趁元军主力调离兴化的时候,亲自率领军队反攻敌军,杀了守将林华,收复兴化军。宋端宗授他为兴化军通判,镇守兴化,又令乘胜和张世杰辅助他收复土地。同年9月,万余名元军再度攻打兴化城,陈瓒衔领众军坚守阵地,敌军屡攻不克。陈瓒每次巡城,必向南边号哭哀痛,军士为之感动。敌军劝诫陈瓒投降,被陈瓒严词拒绝。10月,元军攻破城门,陈瓒殉难。后来张世杰把陈瓒殉国事迹奏闻朝廷,宋端宗追赠陈瓒为兵部侍郎,并谥“忠肃”。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弘扬陈瓒和陈文龙叔侄护国庇民的赤胆忠心,诏令褒封陈瓒为兴化府的城隍爷。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陈氏先贤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在仰怀公祠,深受人民传颂的好家风故事历历在目。其中,不乏教育后辈一生最重要的是清清白白,不追逐、也不需要住着太高大、太宽敞的房子,不要过奢侈豪华生活的“遗汝子孙清白在 不须夏屋太渠渠”;也有为官刚正不阿,严于律己的“存心惟敬谨 律己必清修 ”。而今,在潮汕地区依旧可以找到陈氏先贤对普罗大众大爱的印记:潮州市饶平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梁——陈塘桥,是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由潮州知州陈圭捐资修缮,是古代潮州通往福建的官道必经桥梁。

崇文重教德乃兴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则千年古训源于玉湖陈氏家风家训,出自陈圭祖父陈俊卿。这则古训告诉人们,要在艰难环境中自强不息,勤奋求学。

莆田玉湖家风家训,起源于汉代,玉湖始祖陈仁制定“忠义孝慈,诗礼经书”祖训,奠定玉湖好家风传承的基础;陈俊卿首倡“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制定“陈氏家训”成为千年家训经典,是中纪委推荐的家训之一。

而在陈圭的成长历程中,祖父陈俊卿和父亲陈宓忠贞爱国、崇文重教对他的人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据南宋诗人赵汝腾所作的《陈提举墓志铭》记载,陈圭因雷变封事,敢于攻击当时权相史嵩之被贬潮州。在潮州知州任上,他着眼于百姓,十分注重兴学育才。其间,他主持第一次修缮扩建目前全国保存定好规模第二大的孔庙——揭阳学宫,还经常到揭阳学宫明伦堂登台讲授孔子学说、朱熹学说。

据了解,自南宋建揭阳学宫以来,还有许多和陈圭一样有重大影响的学者都曾在这里讲学,如季本、刘魁、高攀龙、林大经等,培养了大批后来活跃于政坛、文坛的揭阳籍人士,如一代名贤薛侃、翁万达、郑大进、曾习经等,无不是在这里学习而后走上历史舞台。南宋之后的揭阳学宫明伦堂则成为学者讲学、士子修课的地方,是一地的儒学渊薮,是贤德文化的传播驿站,是揭阳“海滨邹鲁”美誉的坚实基底。

陈圭对于儒学的追崇,亦然离不开祖父和父亲。历史上,陈圭祖父陈俊卿十分敬重朱熹,三次向朝廷推举朱熹。朱熹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陈俊卿敬重忠义之臣,善于举贤任能。陈俊卿也多次邀请朱熹到莆田自家府第学馆讲学,将儿子陈宓交付朱熹教育,这种由陈俊卿自身开创,后代不断丰富发展的玉湖陈氏家学,在中华学术史上有一席之地,并深刻影响了宋明时期的莆仙地域文化。《宋元学案》将陈俊卿选入“武夷学案”。

南宋以前,潮州地区尚未见有书院的记载。程朱理学在理宗朝获得合法地位且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后,由于朝廷的提倡,地方遍设书院,一时蔚然成风。陈圭在潮州知州为官期间,作为朱熹再传弟子,朱熹学术思想继承人,对韩山书院特别用心。每逢春季和秋季的课试,必定亲自命题,讲授《四书》及濂溪、周敦颐、程颢、程颐等濂洛学派;还捐资购买朱熹的各种著述以充实民间出售书籍的店铺或市场;另外还增设了周敦颐、廖德明的雕塑人像于书院祠堂中,以此纪念先儒。据《三阳图志》一书记载,南宋时期拨田增加韩山书院学校经费的知州有16人,陈圭是其中一位。

历史上,陈氏先贤以爱国爱民情怀、忠贞廉直品格、传世优良家风、崇文重教传统而名传史册。追古溯源,历史大潮,浩浩荡荡,如今陈氏先贤们的思想光芒穿越古今,亦如海上灯塔指引着陈氏后人前行。据下陇村路边经济合作社村民陈素明介绍:“通过陈列在仰怀公祠的陈圭事迹展,全体村民可以学习祖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素质,譬如为政者能够奉公廉洁、为民者能够遵守纪律、为父者能够教育好孩子,使孩子成才、为子者能够守孝道。这正是我们举办陈圭事迹展的初衷。”

在仰怀公祠永思堂,陈氏先贤事迹融入村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

仰止堂乡约

《仰止堂乡约》由陈圭父亲陈宓制订,从“德行相规、事业相勉、过失相规、礼俗相接”四方面对子孙进行规约。

千里江山图

陈宓是著名书法家,自成“复斋体”。右图为陈宓为名画“江贯道山水巨轴”题诗:“风来千里舞松杉,齐鲁青岚满袖衔。拟把如椽三丈笔,为君题句向嵌岩。”受陈宓题诗的启发,元朝书画家、鉴藏家柯九思鉴定其为江参贯道真迹,并首次命名为《千里江山图》。

陈宓是著名书法家,自成“复斋体”。右图为陈宓为名画“江贯道山水巨轴”题诗:“风来千里舞松杉,齐鲁青岚满袖衔。拟把如椽三丈笔,为君题句向嵌岩。”受陈宓题诗的启发,元朝书画家、鉴藏家柯九思鉴定其为江参贯道真迹,并首次命名为《千里江山图》。

【出品】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

【监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纪委

【统筹】黄学佳 殷剑锋 汤凯锋 胡良光

【撰文】唐楚生 张冰纯

【视频/图片】陈憧炜 郑诗韵

【参考材料】

四库全书《庸斋集·卷六》

《文史博览-宋元潮州的书院》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