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末,英国曼彻斯特的伊蒂哈德球场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疯狂奔跑的球员,山呼海啸的球迷。在这个英超顶级足球队主场,你也总能在场边的广告牌里,隔三差五看见一个蓝色logo,它就是来自遥远东方的家电企业——美的。
从上世纪80年代“不与国内同行争市场,走出国门闯天下”,到如今将工厂、研发中心和品牌logo布局到全世界,美的从顺德一家小小的乡镇企业逐步蝶变为今天的全球化科技巨头。
在全球不同区域,都有美的围绕供应链、渠道、产品的布局。通过不断融合本土化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优化人才体系,保障海外业务持续发展,美的全面构建了前端用户需求研究、产品定义与开发、渠道开拓、销售运营、用户服务等核心能力体系。
迄今,美的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31个研发中心和40个主要生产基地,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有16个研发中心和21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布十多个国家,结算货币达22种,海外员工约3万多人。近年来,美的海外销售占公司总销售40%以上。
美的,正成为佛山制造征战全球的最佳代言人。
美的集团总部。企业供图
海外“爆款”如何炼成
“在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方面,美的十分注重本地化。”2023年12月底,美的国际品牌与市场总监童博在2023佛山国际商会年度峰会上分享美的全球化拓展经验,“做好全球化,先练本土化”至关重要。
对本土用户需求的深入研究,让美的在全球打造出了爆款。其空调产品U型窗机就是一个典型。
窗机是最古老的一种空调品类,早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全球最大的暖通空调和冷冻设备供应商开利造出的第一台家用空调就是窗机,其历史至今已有100年。不过窗机一直是一个毛利非常低的产品,在美国超市里面的售价可以低至90多美元一台。而且对于这一产品,早前行业内似乎公认,其噪音大一点也无所谓,美国市面上的窗机并不流行静音这个功能。
“之所以会有这个认知,跟早前我们对产品需求的收集主要来自经销商、大客户有很大关系。经销商说要什么产品,我们做什么产品。但海外经销商不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产品的。”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说,这导致最终的产品和用户真实需求是有差距的,而企业还不自知。
美的就是在做U型窗机项目用户调研时发现这一事实的。为了在U型窗机这一美国市场成熟品类竞争中杀出重围,美的在本土化调研上煞费苦工。参与这一项目的童博表示,团队依托美的美国研究院和当地调研机构,并走进消费者家里开展用户访谈,挖掘消费者痛点。童博发现美国消费者根本不喜欢噪音,只是市面上的产品“没得选”。他们对空调噪音大、不易安装有诸多抱怨。
为此,2020年美的自主设计了U型窗机,通过一个凹槽设计让外侧压缩机噪音降低了10%,大大切中了美国消费者的喜好。这一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提升,让窗机价格从90美元提升到359美元,打破了以往靠低价打市场的路径。
价格上升了,产品销售却更加火爆。“以前是我们求着客户买我们的产品,现在是海外厂家找上门来求购美的空调。”李金波说。他也由此更深刻认识到,不了解当地人,是做不好全球生意的;而且这种对本土市场的洞察,“只建个办事处据点是不行的,要有成熟体系。”
美的海外研发网络能够针对不同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更能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家用空调事业部为例,为做实用户研究和产品创新的本土化,其在全球建立了8大研发中心,遍布北美、日本、德国、巴西等。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全球研究院人员配置也从2022年的44人增加到2023年的88人,人数翻倍。
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伴而生
事实上,这些年美的在全球配置、链接资源上布局越来越深入,并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做到极致,以此成就了一家全球科技龙头企业的跃迁。目前,美的已构建全球研发、制造和销售网络,实现全球生产和交付,享受海外区域市场的成长机遇。
上世纪80年代,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就说过一句话:“不与国内同行争市场,走出国门闯天下。”这句话成为日后美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早在1981年,美的成为广东省第一家拿到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
2007年美的就在越南建立第一家海外工厂。在越南之后,美的又提速了全球化的步伐。在2010年—2012年的3年间,美的在巴西、阿根廷、印度、埃及4个国家共设立了5个工厂。截至2022年,美的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28个工厂;去年,美的也在大力推动其巴西和墨西哥的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埃及生产基地的洗衣机新产线顺利投产。
美的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大跨度布局首先就是为了分散供应链风险,一旦一个国家工厂因不确定因素被封导致断供,其他国家工厂还能继续运转,以全球配置生产资源来保证美的整个集团业务的有效运营。
而美的的这些全球化运营,也都伴随着本土化策略的相应落地。
美的海外工厂大多位于供应链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为保证原材料供应,美的越南工厂供应链及采购经理时刻关注着分散在不同城市的注塑、原材料粒子等上游行业展会,以接洽更多供应商。他们会通过中国商会和同行互通信息、互相推荐,链接优质供应商;也试过在展会周边投放自己制作的广告,附上联系方式,以期吸引供应商关注。为确保供应商品质,美的还会专门派人去供应商生产现场,提供模具上的工艺扶持和体系管理支持。
美的更是将其引以为傲的数字化与精益化探索,在海外工厂落地。始于2003年,美的精益化改造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MBS精益化模式。而在越南工厂等海外基地,初级精益探索也已开启。通过选拔精益制造体系优秀人才和持续培养海外精益制造人才,同时借鉴国内灯塔工厂的成功实践,美的在海外制造基地开展自动化改造试点工作, 提升制造效率与交付能力。
“如果做不好供应链和服务的本地化,企业出海就会遇到比较大的掣肘。”童博说。
撰文 吴欣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