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语言表达爱?| 别再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订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

成长过程中听到一些特别刺耳的话,

很多年后想起,依旧刺耳:

一看到你特丧的样子,带着哭腔的声音,就会感到很泄劲。 

我不是特别看好你考这个特长生,还是好好学习文化课吧。

也有一些温暖的话,现在想到也很感激:

无论你怎样,你都有我呢,怕什么。

到了明天,就会好起来,活蹦乱跳去上学。

你还是很有潜质的,要加油哦!

没问题的,去做吧,你一定可以。

01让孩子的努力被看见

我们有时常常想,我们是因为那一小束光,一小撮给你温暖激励的人,和一刹那短暂美好的时刻,而走过大多混乱迷茫艰辛的岁月的。

当我们心智成熟时,就会暗暗告诉自己,不主动伤害别人,不去打消他人对生命的热情、对未来的好奇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直到我们自己有了孩子,才更深知,给他(她)鼓励,激发热情和创造力有多重要。

而任何可能打消孩子积极性的话,永远不会讲。 

因为,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想当差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被大家看到。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美好的明天,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活得更成功一些。 

因而,让孩子的努力被看见真的非常重要。

对孩子说过冷言冷语的大人可能不知道,一句话,或一个否定的神情,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尤其是对那些心理素质不好,低自尊、低成就,又十分渴望获得认同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在内心里努力找寻一个可以让自己获得掌声的平台——那是他们生命热情的来源。

只要对生命怀抱热情,就能拥有继续向前的力量。

02收回你的“还不都是为了你”

爱不是勒索,不要向孩子索求你失落的情感和关注。言传身教是很好的家庭教育。在一个家庭里,大人向家庭成员表达感谢与肯定,孩子也能从中学会体贴地观察他人的任何微小善意,并表达欣赏与感谢。

但是大人也要觉察到,不要向孩子释放“你欠我很多”的信息。

因为,你知道,孩子并没有欠你什么。孩子需要的是被教导如何感恩,而不需要为你内在的委屈负责。

大人,唯有自己长大了,才能给予自己足够的肯定,见证自己的付出,欣赏并赞美自己的努力,而不要试图去向孩子索要你曾失落的情感与关注。

03真正的互动来自心态开放的尊重

想一想,在职场上,如果上司从不愿倾听下属的意见,只是不断地下命令,或是指责批评,做下属的当然也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拼命说:“好、好、好,我知道了!”

这种情况也难以判断,下属到底是真的知道了,还是在敷衍上司?

当你不想与某人有过多互动,又不想撕破脸弄得大家都难堪时,就会很自然地消极配合。大人如此,孩子当然也会如此。 

当老师或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消极配合的言行时,得立刻意识到自己是否曾释放出操控的意图。

然后,请坦诚地对孩子说:

“我能感受到,你也许不太想跟我谈,因为你觉得只能照我说的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谈我想谈的话题,不能说别的,是吗?”

接着,你可以这么告诉孩子,表达你的开放心态:

“我很抱歉让你有这种感觉。我很想多了解你,与你讨论你现在面临的困境,甚至给你一些帮助。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告诉我任何你想说的。然而,想说也好、不想说也好,我都尊重。如果你愿意说的话,想多说一点、少说一点,也都可以。”

最后,别忘了让孩子知道,你非常尊重他:

“那些不想让我知道的事,可以留在你的心底就好,我不会再追问。”

孩子们是敏锐的,当他们听了这些话,真正感到被尊重时,就愿意侃侃而谈,真诚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

而你可以感受得到,和孩子之间不是在争夺谈话的主导权,而是在朝向让对方变得更好的目标下,真心地贴近彼此。

04做系统中最有弹性的人

所有的改变,都来自对现状的不满;而最有弹性的人,往往是最能打破系统现状、改变系统互动的人。

作为大人,如果对孩子的现状不满,希望变得更好,应该认真反思,是否有些孩子的问题源于自己;

那么,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而非孩子。

尤其是那些我们明明知道“这么做才正确”,却又无法做到,并且一再反复出现的念头与行为模式,很明显地透露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或者与伴侣的关系中,存在着需要好好被检视、处理的议题。

或许,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向内检视自己,或与另一半好好讨论,甚至寻求专业协助,走上疗愈之路。

千万别期待你的孩子会先做出改变,因为他只是个孩子:更别奢望你的另一半有一天会懂,因为他的行为模式也已根深蒂固。

改变,从自己做起。

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所背负的包袱,是如何地加诸在婚姻与儿女身上,同时打破旧有的思考与行为模式,调整自己。

做系统中最有弹性的人吧!改变,从此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