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物,我不止有“两把刷子”| 博物馆脱口秀②

南方+

小时候,李涛从没想过要当一名文物修复师。他的梦想是“上天入地”,成为一名宇航员,或者潜水员,再不济也要当个拉风的汽驾师,开着轮子比人还高的矿车,在小伙伴面前呼啸而过。

修复文物中的李涛。

修复文物中的李涛。

但是因为近视,他的梦想都遥不可及。他当过矿工、铲运机维修师、出纳……兜兜转转,机缘巧合之下,李涛最终还是从事了这份“费眼”且“文静”的工作——文物修复。“慢慢的,我发现我修东西还挺有天分。”李涛笑说。

16年时间,修复3760件/套文物,拿下4项国家专利……去年,李涛获评“南粤工匠”,也实实在在地“拉风”了一把。在他看来,修文物已经成了他唯一想做一辈子的事业。

戳视频,看李涛的个人脱口秀↓↓↓

10:50

修文物,我不止有“两把刷子”| 博物馆脱口秀②

更多脱口秀精彩瞬间,戳完整版链接>>

4162d43c884ba5057ac14e208cc76b3.jpg

从小就爱修东西

李涛的文物修复室在广东省博物馆一层,要穿过三道铁门,像是进入了一个密室。就是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里,一件件破损的文物被修复师的巧手拼合,重现生机。

走进这个光线通透的修复室,会发现不少李涛设计的细节。天花板上的灯是他自己设计的“无影灯”,密密麻麻覆盖了整个房间,进门处特地安装了整整三四排的开关,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序需求,调节最合适的灯光

李涛向观众展示他修复文物的“两把刷子”。

李涛向观众展示他修复文物的“两把刷子”。

在修复室外的走廊上,挂了一排专利证书,这些发明攻克了书画修复领域的众多难题,大多就出自李涛。在过去,书画挂轴通常会用上下两根木杆固定,用来收卷或悬挂,但因为受限于地杆较小的直径(下面那根圆木杆),时间稍久会给书画带来折痕。经过不断地尝试,李涛研发了一款快装式画杆,将天、地杆做成了有磁性的设计,可以使书画作品根据需要,在传统挂轴与装框间快速便捷 地随意转换。

“我的动手能力是比较强的,可能是做过太多工种,都有互通性。”在学古画修复之前,李涛在老家吉林当过7年的矿工,因为学的是井下开采,毕业就做了设备维修、出纳,接着公司成立了电视台,他又跑去架天线、铺线路。

李涛正在修复文物。

李涛正在修复文物。

2002年,李涛决定重新考大学,在同为画家的爷爷、叔叔的建议下,他报考了吉林艺术学院的古画修复与装裱专业。入学不久,他发现,自己似乎从小就懂一些修复技巧,冥冥中和这行有缘分。

“小时候特别喜欢集邮和打扑克,但是邮票从旧的信封上取下来已经不平整了,扑克玩久了也会软烂,我就自己修。”李涛把邮票、扑克浸到水里,再贴到玻璃上,干了以后就焕然一新。“当时我们家玻璃都被我贴满了,像贴广告一样,走哪儿贴哪儿。”

2006年,作为这个专业的全国首批本科毕业生,李涛如愿被广东省博物馆录用,从遥远的吉林南下广州,开始了自己的文物修复生涯。

4162d43c884ba5057ac14e208cc76b3.jpg

干这行,永远不会“失业”

李涛刚到广州时,广东省博物馆还在文明路的旧馆办公,因为处在新旧馆交接的阶段,文物修复工作室被临时安排在顶楼展厅内,没有窗户,很难留意时间。

常常等到下午5点,博物馆准时拉闸,“砰”的一声,四周陷入一片漆黑,他才慌了,手头的活儿才干到一半。

从这之后,李涛和同事们开始倒推时间,把自己练成了“时间管理大师”。“以至于现在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我能感知时间过去了多久,一定要提前做好收工准备。”

外科医生的器械也会用在文物修复中。

外科医生的器械也会用在文物修复中。

广东的潮湿天气也给文物修复带来很大难度,古画纸张容易长霉,李涛笑说要“看天做事”,不同的季节进行不同的工序,比如潮湿的季节就做揭画、镶边,干燥的季节就进行晾干定型,历经一年四季,古画的状态就会趋于稳定,有更强的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

这些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文物修复师有了“文物医生”的雅称,也常常有记者和学生开始这么称呼他。

“我觉得还是挺贴切的,医者仁心,修文物就像是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有时还挺惊心动魄。”李涛在修一幅清代的画作《商山九老图》时,因为画面覆被纸离层严重,遇水后拉力尽失,复原难度极大。

李涛修复的《商山九老图》,修复前(左)与修复后(右)。

李涛修复的《商山九老图》,修复前(左)与修复后(右)。

在对文物进行“望闻问切”各个步骤的检查后,他决定选择干揭后衬垫保护薄膜,同时洒水,再利用水的浮力,一点点地拼对画面……而整个修复过程被他用视频记录下来,剪辑成了一个科普视频,如今在展厅内播放,这个经典的案例常常引得游客驻足赞叹。

为了更精准地修复古画,李涛也四处“淘”来不少工具,其中就包括他专用的两把刷子。“当然,修文物不能只有这两把刷子。”

在他的工作台上,各式刀具、棕刷、排笔、隔糊……都是他的“手术工具”,有外科手术用的手术刀,也有眼角膜移植会用到的镊子,复杂的工具在他的手上显得格外灵巧,用于不同文物的不同“病灶”。

南方+ 郑炜良 制图

“按目前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我们修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文物损坏的速度,文物永远修不完。”近几年,李涛也常常去学校讲课,很多学生自发跟着他学习文物修复。“这一行没法速成,入门难度很高,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这个专业。毕竟,文物永远修不完,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失业。”李涛开玩笑说。


【记者】黄堃媛 孙羽嘉

【摄影】仇敏业

【剪辑】何志豪

【海报】郑炜良

【策划统筹】毕嘉琪 李培 邓素凡

【实习生】何蕊诗 

编辑 甘韵矶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