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秀区在五仙观开展“乐”游仙林——“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六一儿童节文明实践活动。
一场铿锵有力的武术表演《羊城传武庆六一》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小小少年们伸臂、推掌、踢腿一气呵成,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彰显出扎实的武术功底,点燃了全民喜迎十五运会的热情。而后,一曲扬琴二重奏《平湖秋月》仿佛将皎洁的月光倾洒在了紫烟阁门前的台阶上,一首琵琶合奏《旱天雷》把岭南人民昂扬向上的生命力演绎得淋漓尽致……琴音泠泠、琵琶琮琮、高胡悠扬、中阮清越、古筝铮铮,袅袅乐音萦绕在五仙观的红墙绿瓦中。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早在2006年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旱天雷》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乐曲旋律轻快流畅,节奏鲜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描绘了人们在久旱逢甘霖后的喜悦心情。”广东音乐曲艺团琵琶演奏家陈文萃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举办地五仙观是广州的“祖庙”,拥有巍峨耸立的“岭南第一楼”、闻名遐迩的“仙人拇迹”,它就像“不可移动”的史书,诉说着羊城起源的故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吴迪介绍:“我们创新演绎形式,把演出从室内舞台搬到户外园林,巧妙结合五仙观园林景致构建情景演出,合理设计群众参观动线,拉近音乐与群众的距离,让大家触手可得、驻足可听。”
越秀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融合“文博+文艺+文明”,创新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形式,通过文博静态陈列与文艺活态传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一场视觉听觉双重盛宴,引导群众在互动式、沉浸式体验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滋养。
“我们充分依托越秀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艺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融合,以小场景、深体验、高品质的展演形式,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明风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南方+记者 马艺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