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越秀区卫生健康系统劳模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学人馆拉开帷幕。工程得到越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区总工会、区卫生健康局联合中山大学共同打造,旨在通过多维度培养和支持,打造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颁发了首席专家聘书、邀请了学员代表发言、为班级进行了授旗。开班后,主办方邀请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院长林浩添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专题讲座,介绍了人工智能重构诊疗范式的创新路径。同时,主办方也邀请了数智化管理专家、华为原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华友会华为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邓斌老师为学员们分享了“流程-数据-智能”三阶跃迁的管理创新逻辑,为大家提供了数智时代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工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要求,通过“3”大计划,涵盖机构运营管理,骨伤科、中医药与内科、全科、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等核心领域,通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服务优化和文化传承,为越秀卫健系统量身打造兼具工匠精神与专业本领的管理类、专技类劳模与工匠人才。本次工程创新采用“政校合作”模式,整合政府、高校、医疗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了管理类与专技类双轨并行的培育体系。工程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元化形式交互式教学,强化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阶段性考核与成果评估,确保学习效果,为越秀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工程配套建设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平台。
未来,工程将会创建5-10家具有示范作用的创新工作室,激发人才创新力和责任感,孵化具有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最终打造具有越秀区域特色的劳模工匠品牌。
通过该项工程,越秀区将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素质与能力,为打造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布局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以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治理有方的高素质管理团队为核心,全面提升越秀卫生健康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居民提供布局更合理、服务更优质、内容更广泛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南方+记者 马艺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