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能诊断抑郁症?广东医生开发诊疗新手段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4月12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暨2024国际神经再生论坛在广州召开。记者从论坛获悉,当前,广东专家正探索通过抽血等方法诊断焦虑症和抑郁症,广东已研发出准确度达88%的人工智能(AI)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诊疗。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的“慢性鼻窦炎AI病理诊断系统”已正式进入临床转化应用,将陆续落地使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焦虑症、抑郁症诱发机制有新发现

当前,临床上,焦虑症、抑郁症的诊断以临床量表评分为主。而如今,中山三院的一项研究揭示,通过抽血就可能诊断或预测抑郁症、焦虑症

中山三院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主任靳津表示,因受患者主观影响,通过填写量表得出的结论,未必总是准确。在治疗方面,药物靶向中枢神经系统,虽有疗效,但副作用强。如今,这些问题有望解决。

中山三院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主任靳津接受采访。

中山三院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主任靳津接受采访。

靳津的研究团队发现,T淋巴细胞是压力诱发焦虑、抑郁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意味着,通过抽血、细胞分析等方法可以用于诊断焦虑、抑郁状态。靳津透露,相关研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完成验证。

与此同时,该团队正探索通过靶向药物抑制T细胞特定代谢物产生,以及解析直接诱发疾病发生的T细胞特定亚群,用抗体类药物将其去除等策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

目前已有现成药物,可通过老药新用的方式增加适应症,我们正在和临床团队对接,准备开展临床实验。” 靳津说,实际上,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的形成也与T淋巴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团队正在推进相关研究。

论坛上,对脊髓损伤的新治疗手段获得关注。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会导致触觉、痛觉消失、大小便失禁、瘫痪等后果。目前,传统的药物、手术及康复治疗难以完全改善脊髓损伤。

如今脊髓损伤患者将迎来曙光。”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主任委员、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介绍,他领衔的研究团队,针对中国人群探索出干细胞移植的脊髓治疗损伤方案

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主任委员、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

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主任委员、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具备足够安全性,且对于部分损伤患者可以实现较好的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改善完全损伤患者的植物神经痛,及高危脊髓损伤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戎利民透露,现阶段,其研究团队正在加紧研发相关静脉注射药物

已实现AI辅助诊断孤独症和鼻窦炎

AI辅助诊断是近年来医疗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此次论坛上同样获得关注。

南方+记者了解到,中山三院的“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病理诊断系统”已与迪英加科技合作正式进入临床转化应用,鼻病理“AI医生”将陆续在中山三院多院区与基层医疗机构落地使用,提高各地鼻病理诊断水平。

此外,中山三院还有一套AI辅助诊断系统——“萤惑”,该系统可用于孤独症低龄儿童诊断,由中山三院儿童发育与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的团队与昆山杜克大学教授李明团队共同研发。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与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与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

该系统基于先进的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观察儿童自由玩耍中表现出的特定行为模式,用算法评分,便可以对年龄1岁到4岁之间的儿童进行孤独症的辅助诊断。

目前,“荧惑”已经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进行了临床验证,与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做出的诊断结论相比,其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

“希望未来,这一产品能够实现产业化,向更多地区医院推广,有利于改善我国在孤独症诊断和干预方面资源不足的现状。” 邹小兵说。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今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大已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拥有十家直属附属医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近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产业科技变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在脑科学等众多领域涌现出一批高价值科技转化成果,与三地高校携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他说。

南方+记者 吴雅楠

编辑 钟展锋 张志超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